深度访谈|李双斌:国内育种技术已达国际水平!育种永无止境,高端种猪对提升猪场利润效果显著




嘉宾简介

李双斌,史记生物董事长、总裁,兽医专业硕士。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天邦股份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被行业协会评选为2020年度排名首位的“养猪达人”;荣获“中国智造新势力2024领军人物”。在养猪行业耕耘近30年,拥有丰富的美式生产养殖经验 ,长期致力于一线生产管理问题的解决,战胜了多轮猪周期和各种疫病的挑战 ,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


  • 转自新猪派;全文共7690字,文中核心观点已标注,快速阅读约需要10分钟。


1. 养殖业每年都在稳步前进和演变。尽管技术上可能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创新,但无论是育种技术、生产技术还是相关服务支撑体系,每年都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2. 庞大的养猪产业规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这种规模优势使得我们能够实施“大数据育种”,即利用庞大的数据收集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方向性。


3. 如果要说中国和国外的差距,实际上最大的风险就是健康管理风险。疾病成为育种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对育种进展可能产生严重影响。


4. 为什么中国不断地从国外引种?因为中国育种行业面临着很多技术壁垒,不仅难以获取信息共享,还有高额的基因专利费用。最重要的是,国外公司不会把最好的基因给你。


5. 独立运营的史记生物能够更加专注于育种业务,确保所有客户都能获得同等优质的种猪资源。相比之下,集团化公司可能需要同时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求,这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和关注度不足。


6. 如何定义“高端种猪”?第一,品牌价值是关键;第二,高健康标准必不可少;第三,年度遗传进展至关重要。


7.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我们在华东区域,包括江苏、安徽、福建和上海等地,占据了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8. 从某种角度来说,种猪对猪场利润贡献是没有天花板的,因为种猪遗传改良过程永无止境。高端种猪在提升猪场效益方面效果显著且迅速。



新猪网:您在养猪业耕耘了二十多年,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在这过程中有哪些比较深的体会?


李双斌:我是湖北人,从1995年开始进入养猪行业,至今已经快30年了。

最早在湖北的时候,我曾在湖北粮油食品集团下面的龙王畜牧公司养猪。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我分别经历了不同的企业。职业生涯涵盖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工作地点也从湖北到广西,再到安徽,跨越了三个省份。虽然身份和角色发生一些变化,但从事养猪行业的原点没有变化。

自2000年起,我开始了种猪育种工作。最早饲养的是台系种猪,当时我们从台湾引来一批种猪自己进行繁育,主抓台系种猪的父系选育。那时龙王牌的父系种猪在武汉国家测定中心测定连续五年一直位居榜首,并销往全国各地,对中国的猪基因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过去养猪经历中,2009年加入艾格非集团,对我的养猪理念影响很大。这是一家全美资公司,国外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养猪理念对我们生产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任职的企业规模各异,但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养殖业每年都在稳步前进和演变。尽管技术上可能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创新,但无论是育种技术、生产技术还是相关服务支撑体系,每年都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这是我多年来在养猪行业的一个深刻体会。

新猪网:当前国内生猪育种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哪些主要差距?史记生物是如何利用中外合作的机遇来缩小差距,并在育种技术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李双斌:中国生猪的育种历程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路径相似,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拿来主义。

史记生物在育种技术和应用方面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应用自主设计研发的芯片开展全基因组选择,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应用上,史记生物具有明显优势,甚至超越了许多国际育种公司,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优秀种猪的选择更准确,公司也拥有了很多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在料肉比测定这一关键饲养效率指标上,尽管许多“美系”种猪公司尚未涉足,但史记生物已取得了显著成绩。


CT测定技术


通过长期的育种工作积累,很多中国育种公司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关键技术和策略上甚至显示出超越。无论是育种策略、技术应用、手段创新还是方法论发展,我们都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在特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较于国际育种行业,中国的育种领域实际上拥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庞大的养猪产业规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这种规模优势使得我们能够实施 “大数据育种”,利用庞大的数据收集来指导育种决策。


理论上,这为收集关键信息和优化育种策略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让我们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超越了许多国外育种公司。因此,我们不仅在数据的广度上,也在数据的深度和应用的精准度上拥有明显优势。


中国育种行业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显著差异。国外育种公司往往设定长期且稳定的目标,发展方向相对固定。中国养猪业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我们的育种目标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对于专业化的育种公司而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设定更为明确的方向,以确保育种目标紧贴市场。


如果要说中国和国外的差距,实际上最大的风险就是健康管理风险。因为国内的养殖密度大,产量多,跟国外比,生物安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疾病成为育种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对育种进展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近十年,非洲猪瘟对中国的猪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种猪行业。


其他方面,中国的育种企业在装备、技术、方法和规模等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相关企业的水平。当然,在力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毕竟国外一些育种企业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市场对产品效率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高质量种猪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国家近两年提出的种业振兴计划,以及对种猪行业的重视,这对我们种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计划。


史记生物在育种领域的深耕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我们的育种之路始于2013年,当时天邦股份从饲料行业拓展至养猪业,决定首先专注于种猪业务。


我们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原种猪场位于风景秀丽的安徽池州九华山脚下。2013年8月,我们从美国CG公司引进了首批育种材料。尽管硬件设施已经到位,但天邦股份作为养猪行业的新加入者,在业务运营、团队建设和育种技术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们成功引入了曾任PIC亚洲技术总监的傅衍教授以及其他专业人才,但与国际育种巨头相比,我们认识到自身实力仍有一定差距。


2014年,天邦股份收购了CG 公司40.69%的股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能够跟CG在育种技术上实现同步。因为只有成为股东,我们才有资格去要求把国外的育种数据和我们国内的数据进行同步。


在国际育种领域,技术保密和垄断是普遍现象,国外育种企业对技术分享和数据开放持谨慎态度。


为什么中国不断地从国外引种?因为中国育种行业面临的很多技术壁垒,不仅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还有高额的基因专利费用。最重要的是,国外公司不会把最好的基因给你。


通过2014年的股权收购,我们不仅获得了与CG公司及其他全球育种公司同步联合育种的权利,同时确保了我们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遗传资源,加速了我们的遗传进展。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我们不仅能够及时学习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更在此基础上注入了自主创新的动力。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使我们避免了简单模仿的局限,而且有力推动了我们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逐渐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从2014年到2019年的五年间,史记生物在育种决策、数据分析,以及CT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池州场为例,我们不仅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育种团队,还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应用方法,并在联合育种方面实现了快速的遗传进展。我们的遗传进展和遗传材料每年都有显著的提升,以至于在2017年和2018年,来自美国专家评估后认为,我们池州核心场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史记生物池州遗传核心场


2018年,基于我们不断扩大的规模,史记生物又引进了法国CG公司的一批优质种猪,使得全球最优秀的遗传材料汇聚于中国。

2019年,史记自主育种体系已经成熟,在技术掌握和方法应用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我们与CG公司终止了合作,开启了自主育种的新篇章。

在此期间,我们与浙江大学合作,引入了更优化的基因组评估方法和高密度芯片填充工具,以提高我们的选择准确性,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上我们甚至走在了CG公司的前面。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的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包括自主设计开发的基因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CT技术软件的应用,以及与浙江大学共同制定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等。

史记生物董事长李双斌(右三)、首席科学家傅衍教授(右二)与浙江大学潘玉春教授(左三)在浙大——史记基因组实验室前合影


这些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标志着我们在育种领域真正地实现了弯道超车。


新猪网: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专业育种公司,史记生物相对于隶属于大型集团公司的育种企业,具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和可能的劣势?


李双斌您这个问题非常好。史记生物从天邦股份中独立出来是基于战略考量。


首先,如果史记生物仍然隶属于天邦股份,它的定位可能不够明确。天邦股份业务涵盖食品、养殖以及饲料等多个领域,也包括育种。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架构中,育种业务可能不会成为唯一的焦点。


其次,天邦股份同时涉足种猪和商品猪的养殖,这种经营模式在种猪市场推广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大家疑虑:是否会将最优质的种猪自留,而非提供给市场?这种心理可能会影响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度。


独立运营的史记生物能够更加专注于育种业务,确保所有客户都能获得同等优质的种猪资源。


我认为这两点,是史记生物从天邦股份剥离出来后,与其他集团下属育种公司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自独立以来,史记生物更加专注于育种这一核心领域。育种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专注于育种,使得史记生物能够集中资源和精力,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响应效率。


作为一家独立育种公司,史记生物在育种方向、目标和客户服务上更加市场化和专注。而集团化公司需平衡内外需求,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和关注度不足。


新猪网:自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却觉得猪肉越来越不好吃,您觉得如何从育种方面去改善这种现象?


李双斌猪肉好不好吃与猪生长速度快慢,是两个概念。客观来说,不能说长得快的猪肉都不好吃,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大家觉得以前的猪肉好吃可能是基于一种味觉记忆。当然也跟中国养猪业快速发展有关,不同规模或不同模式养出来的猪可能也不一样。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发展,以及生物安全体系的完善,养殖卫生标准得到显著提升,确保了猪肉产品的卫生安全。


猪肉的美味与其风味密切相关,史记生物最早提出的育种理念就是“价值育种”。这一理念不仅仅关注猪的生产性能,更注重肉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理念在中国育种行业属首创,并已经得到了市场和众多育种公司的认同。


在今年,我们推出了“臻好系列”基因产品,旨在提升猪肉的风味,确保肉质的美味。


除了“臻好系列”,我们还有“臻多系列”、“臻快系列”和“臻省系列”。这些系列的命名反映了它们的主要育种目标:“多”代表产仔数多,“快”代表生长速度快,“好”代表肉质香,“省”代表饲料报酬高,节省粮食。这些不同品种系列体现了不同的品种特点。


实际上,我们四个系列就是一个配套的杂交组合,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成本更低、口感更优的猪肉。


我们的育种工作不仅着眼于猪的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既经济又美味的猪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臻好系列”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父系品种——美黑猪,于2013年从CG公司引进。


肌内脂肪作为影响猪肉香味和口感的关键指标之一,该品种猪肉的肌内脂肪含量可达6%。然而,由于国外市场偏好加工食品,这种高肌内脂肪含量所带来的猪肉香味体现不了,最后在国外没有市场,慢慢地消失了。


相比之下,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我们国内的饮食习惯,对于猪肉口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为该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美黑猪肌内脂肪的含量不仅远高于其它外来品种,如杜长大等三元杂交商品猪,而且高于国内本土猪的平均水平。


这个品种不仅肌内脂肪含量很高,猪肉好吃,更为关键是它的生产成本低,生长速度跟杜洛克一样,料肉比比我们的地方猪低很多。



我们对这一品种的育种方向非常明确:在保留肌内脂肪含量的前提下,对它的生长性能、生长速度和料肉比进行高效选择。


我相信,该品种对中国猪肉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在满足“美味”这一消费者关注点上,能够做出一定的贡献。


通过对外销售美黑猪的精液,我们为其他大型公司的肉质改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多对肉质改良有需求的知名公司都跟我们有过合作。


因此,我们有信心,美黑猪品种在未来市场中将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新猪网:您觉得应该如何定义“高端种猪”?好种猪需要具备哪些特性?


李双斌我认为,要准确定义“高端种猪”,应从多个关键维度进行考量:

第一,品牌价值是关键。全国做种猪的企业有几千家,但是单独做育种的企业并不多,很多都是拿来主义。

专业化的育种公司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专业团队、先进技术、核心群规模、研发能力,以及持续的投入。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生产出高端种猪。

史记生物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化育种公司,不仅引进优秀品种,更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研发,这是品牌价值的体现。

第二,高健康标准必不可少。史记生物在三年前就推出了“双阴”种精,特别是在非瘟没有疫苗和药物的大背景下,对蓝耳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蓝耳病对猪育种和遗传进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提出的“双阴”种精,旨在减少客户在复杂疾病环境下的健康风险。

第三,年度遗传进展至关重要。遗传进展应基于市场和客户的切实需求,而非自己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求。为此,育种公司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专业的技术团队。

实际上,育种工作的最大成功在于能够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种猪,持续地帮助客户提升养殖效率。这不仅为客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着育种公司自身的快速发展。

新猪网:刚才说到蓝耳病,目前国内抗蓝耳病育种正在兴起,您如何看待抗病育种的发展趋势?史记生物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双斌:在抗病育种领域,史记生物正积极研究,尤其是对父系猪的后代进行大数据分析,重点分析成活率,以识别最具基因优势的个体。这是大数据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基因编辑技术,已开发出一些成熟方案。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选择出抗蓝耳病的猪进行扩繁,以验证它们对蓝耳病的适应性。

在基因编辑抗蓝耳病育种方面,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专门成立了一个基因科技公司。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蓝耳病CD136基因的敲除和克隆工作,以及相关的实验验证,以实现基因编辑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史记生物培育的抗蓝耳病猪


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第一批实验结果显示出非常积极的效果,目前正在逐步扩大实验规模,以进一步推进蓝耳病的抗病育种工作。

当然,其他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我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加上政策的支持,我们能够将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到整个行业,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猪网:目前史记种猪有多少名销售人员?种猪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现在电商和直播销售模式日益兴起,史记生物在未来的销售策略上是否会考虑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创新?


李双斌史记生物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做市场营销,主要是以服务为主。我们成立上海邦尼科技服务公司,通过服务来带动营销。


全国服务团队大概有20名专业人员,加上种猪营销人员,团队总人数约为30人。


猪精和种猪的销售服务都是由上海邦尼科技服务团队来完成。这个团队汇集了猪场管理、生产和兽医等各方面的优秀人员,包括具有国际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才。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我们在华东区域,包括江苏、安徽、福建和上海等地,占据了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我们在华东区域的市场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史记生物总部就在华东,我们种猪遗传性能十分优秀,我们的服务也非常强大。


由于中国种猪市场非常庞大,我们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难以精确统计。


我们还积极拓展线上营销渠道。通过建立史记商城,我们实现了所有猪精产品的在线订单处理,同时也在为种猪业务开发在线订单系统。我们认识到,客户对线上平台的接受和使用需要一个教育和适应过程。


为了加强线上影响力,我们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开通了自己的账号且拥有一定的粉丝群,并与新猪网等新媒体合作,不断扩大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度。


新猪网:种猪在当前养殖业降本增效行动中能起到多大作用?面对行业内卷现象,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应对和改善?

李双斌:从某种角度来说,种猪对猪场利润贡献是没有天花板的,因为种猪遗传改良过程永无止境。这一点与健康管理等有明确限制的领域形成鲜明对比,因为疾病净化完了就没有了。


一般情况下,我很少讲降本增效,因为降本的路径很多。对种猪而言,我一直讲提质增效,就是把种猪的基因潜力充分地发挥以增加经济效益。

高端种猪在提升猪场利润方面效果显著且迅速。这主要归功于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是高健康程度。就拿蓝耳病来说,平均而言,多年数据显示,一头猪的毛利大约是150元,当然,当前的毛利可能高一些。高健康的种猪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快速突破盈亏平衡点

第二个是优良的基因。以湖北某大型国有集团企业为例,他们有个场去年购买了史记生物1万头种猪,今年以来,这个场每月的利润都稳定在500万至700万元,其效率、生产力和贡献力在整个集团中都是最高的。

购买种猪后,他们的一位总经理表示,史记种猪颠覆了他对种猪的理解。他没想到我们的种猪不仅好养,遗传潜力巨大,而且成本之低出乎他的预料。

首先,史记种猪在饲料用量上远远低于他之前使用的所有品种,仅饲料成本一项,每头仔猪就节省了50元以上。

其次,弱仔的数量很少,他提到每月出栏两三万头小猪中,只有不到200头属于B级苗。我们的种猪几乎没有弱仔的概念,仔猪出生的均匀度非常好。

由于我们的品种在节省饲料和仔猪均匀度方面的优势,断奶成本非常低。

如果客户后期养殖商品猪,史记种猪繁育的商品猪能够达到130~140公斤的体重,而其他种猪的后代在达到110~120公斤后生长就会变得缓慢,料肉比高,成本也相应增加。

这些都是史记种猪对提升养殖效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新猪网:除了工作,您还有哪些个人兴趣与爱好?


李双斌我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不抽烟,也不喝酒,相对喜欢运动。工作这么多年,我还是喜欢到猪场去看看,到客户那里走一走,聊一聊。

我的个人兴趣主要集中在阅读和学习交流。当然,交流更多的还是与猪有关,包括猪的生产、育种以及客户对行业未来的看法。

实际上,随着在养猪行业里的时间越长,我对其他爱好的兴趣也在逐渐减少。



上一篇:测试
下一篇:趋势还是噱头?史记生物首倡全产业链“价值育种”为生猪产业赋能